盐井教堂:西藏唯一天主教堂见证百年福音历史
说起西藏,想到的恐怕满眼都是寺庙,喇嘛,然而就在这样的看似福音很难进入的地方同样有着上帝的奇妙工作。在盐井,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天主堂,1865年始建,之前堂内被发现了三十年代印藏文版《圣经》、《圣母玛利亚传记》...看到这一切的时候,无一人不会感到福音的传播能力。
据悉,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唯一天主教堂,位于芒康县上盐井村,国道 214 线旁, 1865 年始建,2004年重修。占地面积 6000 多平方米,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。
天主教1865年传到盐井,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了,自 1865 年至 1949 年历经 17 位外藉本堂神父。首次打开这种局面来到盐井传教的有两位神父(邓德亮神父和比神父)。两位传教士经过长途跋涉,翻山越岭从之南贡山的朋卡来到现在盐井的根拉村,并在根拉村住了一段时间,当时群众中已有信教的人,1865年从贡格喇嘛手中买下了上盐井的这块地皮,并盖起了教堂,有十五间的住宿。
盐井教堂也是经历多年风风雨雨,曾在文革中被毁,后传教士们不仅在灾难之中度过难关恢复了教堂,而且还解决了群众住房等问题,让群众安居乐业, 使他们逐步了解了天主教的文化内涵。盐井教堂第四位本堂神父尼德龙翻译了藏文经书,提高了信徒质量,也提高了信徒数量,至此天主教在本地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,信徒越来越多,至今上盐井村80%村民信天主教。
据悉在这座教堂极具中国特色和藏族风格,除了主耶稣像、圣母玛利亚像和一些圣经故事的画框以外,还有传统的红灯笼和洁白的哈达,很多老人每天准时颤颤巍巍地上下石阶,进到天主堂做祷告。
张之亮导演、吴奇隆、左小青主演的电影《车票》即围绕此教堂展开故事,外景地与嬷嬷原型亦为此教堂及其中修女。
无论在哪里,神不忘记他的任何一个儿女。中国的西部是福音匮乏的地方,然而福音的能力不会因地域而阻隔,不会因民族而断开,盼望更多人能够为福音的广传祷告和努力!
|